• 1
  • 2
  • 3
  • 4
信息详情 首页>
信息详情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课题一级子课题方案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3日]

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研究

周市华城美地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认识与理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我国总结近些年来中小学活动课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新型课程。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己渐入全面实施阶段。在顶层设计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目标、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虽达成了同一,但是,在实践探索中却显露出课程实施随意性、表面化、流于形式、贪大求全、游戏化、相互抄袭等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尽管这些问题的成因纷至沓来,但评价,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不完善是其中一个关键和根本性的原因,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瓶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在目标、理念、内容和方式上有异于学科课程评价,没有现成

的程序和模式可以照搬套用,这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带来了困难。但问题还远不止如此。经过调查与案例分析,纵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发现,迄今为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在理论上较多是原则性的论述,在实践上,更是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重视。这些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和实践中的行为偏差迫使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提上日程。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它要求学生基于现实世界进行探究,以解决开放性的驱动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并通过制作作品完成学科知识的建构,从而更有效率地掌握学科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社会情感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学校开发与设计的,学校在课程实施之前要制定课程目标,规划课程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制定活动计划,展开活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当中,对整个课程活动负责。据此,从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观点出发,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定义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及实施结果的价值或特点进行判断,及时反馈信息,改进课程设计,提高课程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内部评价。学校是课程的编制者,负责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同时学校也是课程评价的组织者。课程评价是完整的课程编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中,必须同时有配套的课程评价方案,否则就不是一门完整的以学校为本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评价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和实现。

项目式学习(PBL)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在校本综合实践活动使用情况的基础上,而在整体上实现了课程内容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使课程内容日趋合理化。对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对学生参与度的评价,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达到课程落实的真正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项目式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项目式学习是以杜威“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为理论背景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英文译为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 PBL。PBL 起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基尔帕特里克于 1918年首次提出“项目”的概念,这不仅仅是基于杜威的“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理论,更是受到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学习心理学的影响。20世纪60至70年代,基于项目式学习成为了欧美国家中小学教学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课程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融合了实用主义、多元智能、发现学习等重要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1919年,随着新文化运动进入高潮,我国开始进行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当时中国教育界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胡适、陶行知、张伯苓、蒋梦麟、郭秉文等都是杜威的学生,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教育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并为杜威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作出了贡献。项目式学习的应用与研究呈发展态势,但所涉领域和研究内容分布不平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师范生教育技术》,充分考虑教育改革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编写了“构思项目学习”、“项目学习及其设计模式”等知识内容,作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这促进项目式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发展。

(二)综合实践课程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发展问题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时代主题。经济需要増长,文化需要繁荣,社会需要转型。在这一时代背景评价应运而生。评价大约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兴起,由于该评价方式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立足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培养学生,故受到各国的研究。展性评价最早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组织的"八年研究",其中泰勒为首的教育评价委员会提出了一套教育目标为核也和 依据的测验编制原则,并试图把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需要也反映在教育评价中。此,发展性教育评价初露端倪。美国在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较早。在研究方面,美国纽约协会学校运用表现性评价,从个维度考察学生的表现,分别是主动学习、形成性和总结性文件、纠正行动策略、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和展示学习、毕业级别的表现任务、学生作品的外部评价者和聚焦于专业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

1.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原则的研究。

研究要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关注兴趣、回归生活、立足实践、着眼创新原则的研究。

2.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内容的研究。

研究要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内容的研究。

3.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途径的研究。

研究要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考评机制的健全、注重教学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途径的研究。

 4.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多元评价方式的研究。

研究要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由结论性评价变为描述性评价采用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和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法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项目是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指导和支配着整个课程评价过程,决定着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课程评价的目的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信息的收集与利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而不在于证明”,在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不断成长。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研究方法:

1)通过文献法,搜集整理国内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开发的相关经验与开展的模式及活动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借鉴其研究成果,针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已有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调查法分析法,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目前所存在的缺陷及新装备使用中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实践研究。

3)通过行动研究法,调动广大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资源和可供操作的第一手资料。

研究步骤

1.课题研究启始阶段(20196—2019、9)。1.搜集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研究开展的情况,总结已有经验,选取课题,做好课题申报及论证工作。

2.课题研究主要阶段(2019.10—2021.12)。制定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围绕课题选择方法开展研究,和课题组成员沟通、交换意见,交流研究进展,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认真执行。

3.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22、1—2022、12)。1.课题组成员认真回顾学习、研究、实践的全部情况,仔细整理研究资料,肯定成功,找出不足,认真撰写结题报告。2.学校专题组对课题研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总结,完成研究报告,编辑课题研究专集,完善所有课题结题资料。

七、预期成果

(一)教学案例

将研究组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案例整理成册。

(二)相关论文

1关于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研究教学的相关论文及经验反思;

2.结题报告。